11月21日,国内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在浙江宁波正式开馆。
开幕式现场,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东钱湖教育论坛联合主席龙永图宣布开馆;并与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十二届全国人大原常委兼副秘书长、东钱湖教育论坛顾问李连宁;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家学会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司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马文辉;“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贵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峻;上海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褚晓波;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党委书记褚银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欧阳东;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程;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徐万茂;华茂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徐立勋等嘉宾共同为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馆揭幕。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筚路蓝缕,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复兴,再到新时代背景下新一轮艺术教育浪潮,美育发展脉络正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并将随着美育改革不断推进迎来新的“黄金时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华茂艺术教育总顾问全山石认为:“在如今的‘美育全民时代’背景下,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开馆恰逢其时,蕴含着新的时代内涵。”
同样,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也表示,“以美育人”理念的提出,在全国文化艺术界、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热烈的探讨。“博物馆将成为民众了解中华文化之博大、感知世界文明之精彩的重要窗口,成为全民共享的‘社会美育课堂’。”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由世界顶级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这也是其当前设计的唯一“黑色系”作品。开幕式现场,《阿尔瓦罗·西扎+卡洛斯·卡斯塔涅拉—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新书发布仪式也同步举行。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José
Augusto
Duarte)表示,葡萄牙与中国的联络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贸易往来,如今两国之间的艺术、建筑、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正是葡萄牙和中国文化交融的缩影。
作为以“艺术教育”为内核的主题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通过对东西方美术史的梳理与展示,充分展现了古今贯通、中西交融、内外共生的艺术教育风采。馆藏包含提香·韦切利奥的《马尔卡托尼奥·莫罗西尼肖像》、菲力比诺·利皮的《圣母与施洗者圣约翰在乔凡尼诺·勃基斯特背景前》、王时敏的《山水扇镜片》、虚谷《四条屏》、黄宾虹《桃花涧图轴》、徐悲鸿的《孔庙》、刘海粟的《黄山云海图轴》、潘天寿的《朝日艳芙蕖图》、林风眠的《少女》、沙孟海楷书《祝寿文十条屏》、罗工柳生前最后一件油画作品《郁郁葱葱》、刘开渠《母与子》等近200件作品。
此外,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还以刘开渠、贺绿汀、罗工柳为艺术教育史个案研究,不仅陈列其艺术作品,还展出了大师手稿、照片、钢琴等实物以及生前影像资料等。如刘开渠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胜利渡江》原稿、贺绿汀生前使用过的斯特劳斯钢琴、罗工柳为《地道战》创作的小稿速写等,引领观众追溯雕塑巨匠、音乐大师、画坛泰斗的奋斗足迹,借以回望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缩影。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认为,刘开渠、贺绿汀、罗工柳三位大师皆是扎根于“中国精神”的一代艺术巨匠,他们都参与了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创始工作,是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播火者”。“希望通过大师作品的引领与浸润,能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艺术的种子,发挥出博物馆‘美育育人’的作用。”
东钱湖教育论坛美育圆桌会议
“光与空间的戏剧——西扎与现代主义建筑”专题学术研讨会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包含张永和建筑工坊、东钱湖教育论坛美育圆桌会议、“光与空间的戏剧——西扎与现代主义建筑”专题学术研讨会等。今后,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将继续深耕线上线下美育课程、研学活动等,把美育课程搬进博物馆,将博物馆打造成为“社会美育大课堂”。
参观预约指南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于11月21日开馆,试运行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如需参观可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预约,预约名额为上午100人、下午100人。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注:本文为企业发布的推广文案,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