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黑板作为人类书写的工具,黑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洞穴和岩壁上的绘画。
严格意义上,现代是一项近代的创新。1800年,苏格兰爱丁堡高中的校长James Pillans在教授地理课上,想要为学生绘制更大的地图,他讲许多块石板拼接成一块更大的石板。一年后,在美国,西点军校的数学老师乔治·巴伦George Baron也开始使用拼接石板,向学生解释更复杂的数学公式。
尽管黑板一词直到1815年才出现,但这些被拼接成一个整体的石板迅速地传播开来,到1809年,在美国费城,几乎每所公立学校都在应用这种创新。从这时期起,教师们拥有了灵活多变的视觉辅助设备,这些光滑的石板,既是空白的、充满可能性的设备,同时,它也是人类教育史上最灵活便捷的教科书。
学生们不再简单的听台上的老师讲课,黑板成为他们抬起头看向前方的理由。在随后的200年里,老师们与黑板完成了“天人合一”训练,并且一遍又一遍提醒台下走神的学生:看黑板,别看我。
到1840年,黑板已经完全被商业化生产,松木被处理成平滑的木板,然后抹上油性涂料。到20世纪,钢材被应用成黑板的材质,不同材质的黑板为学校的教室和商业办公空间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黑板是昂贵的纸张和墨水的替代品,廉价且耐用。更重要的是,以黑板为中心的课堂提供的不仅仅是教学效率;它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教学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更加专注于知识。教师不是课堂的焦点,而是创造和阐释知识的镜头。当老师把全班学生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她把知识投射到黑板上,在一个空白的表面,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细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黑板是思想的表面。
进入21世纪,智能黑板带来新的革命,为教育与科技的互联互通探索新的可能性。智能黑板不仅仅是一个硬件的教学辅助工作,而是一个生态系统,能够真正的沉浸到教学场景中,成为老师教学设计的基础设施。
以欧帝为代表的智能黑板将传统的手写黑板和多媒体设备相结合,整个黑板由一块或多块主屏和书写板相互紧密拼接而成。书写板部分沿用了传统黑板的设计样式,最大程度地适应老师的教学和板书习惯。
二十年来,欧帝始终致力于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先后服务了1万+院校,打造15万+智慧教育示范教室。在这一过程中,欧帝始终坚持提供贴心的服务,让师生可以无忧地体验智慧教育带来的福利。
秉承既传统更未来的理念,欧帝将继续用科技为教育赋能,让每个人享受到开放兼容、场景联动、便捷智能的创新科技,重塑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