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初学王羲之,其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特,世人称之为“欧体”。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同时他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因他的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所匹,故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
欧阳询也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 、《用笔论》 、《八诀》 、《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八诀又“欧阳询八诀” ,是欧阳询所创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书家李淳总结的八十四法,清代书家黄自元结构九十二法的著述以及后人对书法结构的研究成果,均有重要借鉴和启示。
欧阳询“八诀”内容:
[横]若千里之阵云。
[竖]如万岁之枯藤。
[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捺]一被常三过笔。
[点]如高峰之坠石。
[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
[斜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
古人对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则有深入的研究。比如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叫“永字八法”。因其为书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出自《九成宫醴泉铭》
永字八法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共八画,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卫夫人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
夫“横”如千里之阵云,
“点”似高山之墬石,
“撇”如陆断犀象之角,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奔雷,
“努”如百钧弩发,
“钩”如劲弩筋节。
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画的描述,形象生动,恰合关窍!
现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在他的著作《书法漫谈》中说:“书法上要有讲究,所谓“永”字八法,这个包含了8个笔法的永字,代表了练习书法的起点和功底究竟有多深。”我们引申为:
第一,做人要像“永”字的“点”,昂首,充满自信和朝气;
第二,做人要像“永”字的“竖”,挺胸,充满力量与美;
第三,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飘逸潇洒,看轻一切成绩和荣誉;
第四,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脚踏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课;
可见。尊重书法法则,才能灵活应用法则。不守法则,在书法的道路上就会渐行渐远,偏离正途。做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