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地理教育水平,10月24日至26日,贵州省第六届地理优质课评选活动在都匀一中进行,全省各州市层层推选的19名教师选手参与评选,300余位地理教师来到现场观摩交流,评选活动在网上的直播点击量突破26万。
作为本次评选活动的东道主,都匀一中为参加评选和观摩的老师们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并充分展示了新校区优良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硬件教学设备,其中以中教启星承建的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尤为突出。在评选活动中,都匀一中赵芳菲老师在地理教室为高一(9)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的展示课,交互教学系统和数字星球系统多屏联动,图层叠加将热力环流的成因抽丝剥茧直观呈现,让现场观摩和观看直播的老师们艳羡不已。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
要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引导,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中教启星的数字星球系统和交互教学系统按照教学要求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了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地逐层深入设计,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赵芳菲老师从“马纬度”的故事引入,让同学们带着“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为何经常无风”这一问题开始学习。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多因子下形成的大气环流的分布规律,赵老师采用对因子“先简化、后叠加”,也就是“先分析后综合”的探究方法,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带领学生们探究大气运动规律。
在探究过程中,如果单纯靠想象,学生脑海里要么是天马行空,要么是一片空白,很难形成准确、科学的概念。赵老师通过在交互教学系统上逐一调动数字星球“单圈环流近地面”“单圈环流高空”“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全年的气压带风带”等三维立体展示资源,让学生们直观看到在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和地表性质等不同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大气环流规律。无需多余的语言描述,也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更不需要复杂的演示过程,这一教学难点就这样迎刃而解。
都匀一中的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是学校学科教育教研改革创新的集中体现,配置了中教启星数字星球系统、交互地图教学系统、宇宙星空演示穹顶、定制白板、地图图层学习箱、地质地貌模型、可替换式挂图灯箱、地理知识展板等教学设备,在教学应用中,必将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水平、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