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学时代的历史课堂,绝大多数人会有两种印象:
一是枯燥乏味,老师上课就是“念课本”,学生昏昏欲睡,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会了什么;二是生动活泼,上课就是“讲故事”,课堂上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讲,然而一节课下来仍然不知道学会了什么。
在枯燥与欢乐之间,两种课堂存在着共同点——省心。没错,念课本的课堂非常简单,讲故事的课堂也很简单,一个历史阶段中的某个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足够讲满一节课,而讲述历史故事对历史老师来说就是信手拈来的事。
上述两种课堂模式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几乎没什么用,而一节丰富的符合“规范”的历史课并没有那么简单,只讲历史干货,容易枯燥,学生听不下去;加入历史故事又不好把控。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中的结构原则提到,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需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为整合上述两种课堂类型,大部分历史教师都在努力尝试,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导入视频音频等资料;或是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在课堂运用活动手段来使课堂的节奏不再无趣等等。
在技术手段高度发达的现在,科技为我们带来了教学的全新视角,让历史和文物能够以更鲜活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历史老师在做这些努力的时候,如果没有工具的帮助,备课所花费的时间和心思比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多出2倍以上。
历史全息教学系统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应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技术有全息、VR、AR等,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装备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也有不少提升。
但是在每学期,或者是毕业班的复习阶段,这时候梳理知识点,建立历史联系对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非常重要。传统的方法一般是历史老师在黑板上自己画时间轴,带领学生回忆,或者提前做好图表放在PPT中演示。
这种传统的梳理知识点的方式比较累,且学生没有经过自己动手归纳,比较难记住,尤其是高中历史学科相对复杂,学生很难构建出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
中教启星的历史活动墙就是为解决历史课堂的这个痛点而诞生的。
青年教师正在体验历史活动墙
历史活动墙是中教启星自主创新研发的可自由变化的“时间轴”类历史教学产品。它的设计理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历史思考、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历史活动墙能够根据师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认识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
活动墙配有若干历史磁贴,磁贴是以图像、文字的形式呈现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展示版,可自由粘贴在背景版上。其中每一块磁贴上均有联系相应历史事件的二维码,拓展呈现的内容。
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历史思考、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历史活动墙配套的历史磁贴
历史活动墙能够灵活呈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空间变化情况;可根据需求变换主题:历史板可在背景板上任意粘贴组合,背景板可用水性笔自由绘制,便于开展各种主题的教学活动、学生室内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作品展示活动等。
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而历史核心素养则从历史课程的角度,要求以“时空观念”反映历史的纵横向发展关系。
因此,通过历史活动墙的应用,把掌握历史发展的纵横向关系作为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历史课程内容的基本线索或框架,协助学生构建历史联系,真正掌握纵横向思维。
注:本文为推广文案,非本站采编新闻稿件,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