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的课堂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曾经,我们的课堂枯燥无味惹人生厌;曾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怎么才能让学生爱上地理,能让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这一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我们发现利用数字化地理教室创设乐学的心理氛围,
能够唤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可以使他们主动学习。
山西平遥县实验中学数字化地理教室,由“羿飞教育”负责承建。教室总面积达144.3平方米,投入使用后受到广泛关注,该项目现已成为当地学校的重点示范教学案例。教室由位于教室正中央的数字星球系统、教室前面的数字立体地形交互系统等组成。特别是教室屋顶做成了模拟星空的穹顶,教室四周的墙上都悬挂着各种写有地理科普知识的灯箱,就连窗帘上也刻画着地图或者地理小常识,这一切都为学生呈现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空间。
创设“愉悦”情境 场景“代入”激发兴趣
我们在上一篇“成都金堂中学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案例”文章中就重点强调学习源于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数字化地理教室教学使知识内容与图、声、文、像、动画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
在讲授《海陆的变迁》这一课时,老师通过运用教室中交互式多媒体如演示穹顶,播放动画片《冰河世纪》,动画中憨态可掬的小松鼠为了一颗榛子,将地球搞得四分五裂。虽然动画手法夸张,但是生动形象的向学生们展示了海陆变迁的全过程。其次,
在海陆变迁部分,还可以通过数字星球来演示海平面的升降,仅仅几分钟就将需要成千上万年才发生的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强烈的代入感和视觉冲击让学生有种穿越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境下,使得比较抽象陌生的概念能更好的被理解和接受。
弱化老师突出学生 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意识越强,主动获得的知识才能成为“活”知识,对生活有效有用的知识。借助传统教学工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有点难,但是利用新型的数字化装备就简单、方便的多。
如,在讲授“东北平原”这一课时,老师通过数字立体地形的白板和立体中国地图联合展示。例如,通过左边白板演示PPT中东北平原的组成、它的“马蹄形结构”、主要河流、黑土的分布、有哪些矿产等这些知识点时,右边的立体地形就会一一显示对应区域并写有标注。老师只需要在探究过程中加以引导,学生把老师当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利于学生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学生们一起观察、讨论,形成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
数字化地理教室为师生们共同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教与学的平台,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当更多的学校和老师利用这一平台时,相信我们的地理课堂会越来越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