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教育装备网!登录注册新账户

http://www.ceiea.com/zt/2022/ceeia/
全国教育辟谣平台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新在哪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创新探索

http://www.ceiea.com2020年05月21日 10:13教育装备网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背景下,劳动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地处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发展传奇,目前形成以制造业为主、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特点,正全力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当地教育部门利用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对劳动教育的定位、目标、内容、形式进行了创新设计。

  手脑并举,培养新劳动意识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纯粹意义上的体力劳动大为减少,无论是物质劳动还是精神劳动都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必将对就业产生冲击,但是创造性和情感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包括具有一定创新内容的非规律性劳动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新的劳动意识,既尊重体力劳动,也重视脑力劳动;既尊重物质创造,也重视精神创新。

  南海在进出广佛门户处设立了“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对珠三角改革开放历程进行多方位、全面的回顾和展示。通过“以史为镜,筑梦未来”主题系列学习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带领学生了解“劳动致富”理念在广东改革开放发展中的实施历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对于个人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意义,同时,通过开发“导师进校园”“学生进企业”系列活动课程,一方面让学生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和亲近感,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欲望并产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认清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体育、艺术、科技传统的历史使命。

  目标分层,培养新劳动能力

  新时代需要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劳动能力。南海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阶梯型能力目标体系,分为基础性目标和职业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指向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能力,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自理的能力,包括自觉学习、独立生活、自主调适;其次是服务他人的能力,包括在家、在校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劳动和简单的生产性劳动;再其次是联结社会的能力,包括社区服务和职业探索。

  职业性目标指向现代职业发展的核心技能,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南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强化这些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未来从业的必备能力,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内容多元,培养新劳动情感

  要让学生主动参加劳动实践,必须要在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情感。

  在内容上,南海主张发挥学生的多元才智,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多样性,可以是做饭洗碗、扫地保洁、修理家具电器、手工制作等物质劳动,也可以是学习、唱歌、跳舞、朗读、讲故事、传授技能等精神劳动。自选内容的劳动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感悟到劳动创造的美好。

  在形式上,南海把劳动从“指令性必做”变为“选择性必做”,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发展需要。以扫地为例,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学生的家里都用上了机器人扫地机,有的学生家里连扫帚都没有,因此不能强求学生像传统那样扫地,而要鼓励学生应用新机器完成扫地任务,同时学会使用和维护新设备、掌握新设备工作原理、发现新设备的不足等,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技能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融合,培养新劳动使命感

  南海在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上,一是依靠学科课程为学生传授劳动知识,二是加强社团课程,为学生创设劳动实践平台,三是重视家校合作,为学生创生劳动环境,四是拓宽社会课程,为学生拓展劳动视野。

  其中,在拓宽社会课程方面,南海近年来发挥本地中小型制造企业多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设立职业生涯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职业探索平台,强化学生劳动创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依托中职学校建设普职融合教育共同体,开放中职学校的硬件、课程、师资等优质资源,让普通中小学生经常接触和学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从小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系教育装备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装备创新 发展大会暨教育装备博览会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展会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