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建设统领劳动教育落地
http://www.ceiea.com2020年05月28日 09:27教育装备网
立足于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劳动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教育属性,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劳动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首先要回答好的问题。
全国两会期间,劳动教育是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专门教育领域。这既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大发展。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体系建设为统领,推进劳动教育的落地实施。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
劳动教育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劳动教育的主题元素一直都在进行中,但是,立足于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劳动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教育属性,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劳动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首先要回答好的问题。
阐释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核心内涵。劳动教育应以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明确其独特本质、核心内涵及外延界定。立足新时代,应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教师等主体在劳动教育中的地位、角色、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健全各项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和完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科学推进劳动实践。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生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中国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
遵循劳动教育育人规律与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必须遵循劳动教育规律,遵循新时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意见》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但如何实现各学段整体贯通,如何与其他四育有效融合?还需加强劳动教育育人规律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对学校、家庭、社会实施劳动实践的具体指导和专业支持。劳动教育的学科设置、教学安排、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管理和实施、专业保障等,都要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地制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意见》提出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此,要在学段纵向和学校横向两个维度上,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纵向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培育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劳动教育。《意见》确定了劳动教育的重点目标和内容,即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劳动意识的启蒙;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初中要注重增加劳动知识、技能;普通高中要注重丰富职业体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是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高等学校要注重创新创业等。从课程体系构建充分考虑整体性、连续性的原则出发,要形成纵向大中小学有效衔接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构建横向家校社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的形态不同于通常学科,日常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是其鲜明特质,生活化、社会化是其主要形式。所以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学校劳动教育为支点,发挥家庭劳动的基础作用、社会的支撑作用,开拓劳动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形成横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育人的开放性课程体系。
构建横向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层面,涉及学校课程结构和课时安排,涉及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学实践课程、与相关学生主题活动等的校内课程整合。
构建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体系
要实现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体系是关键。《意见》提出“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养培训,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专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劳动教育作为一门与“德智体美”并举的必修课程,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目前,国家师范类院校尚未对从事劳动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开设劳动教育专业课程的高校也很少。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体系的建设,要从建设并完善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着手,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哲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关系学等一系列涉及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学科建设,强化劳动教育专业的师范类人才培养,为劳动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逐步形成“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师范人才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链条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劳动教育开展持续输送专职师资队伍。
建立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政府和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社会人才资源,聘请优秀社会人士如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科学家等成为劳动教育的传道者。例如,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劳模、职业学校教师、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校内劳动教师教研活动,至少给学生授课两次。有条件的院校也可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构建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督导体系
劳动教育专业领域的确立,还必须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支撑。《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并加强督导检查和质量评估。
建立多元多样化评价体系。面对大中小学不同学段、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不同类型学生,劳动教育应建立多元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要注重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身、同伴、家长、学校教师、第三方社会机构等;评价内容要注重多元化,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创新创业等;评价指标维度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着眼于评价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等。评价形式要注重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以保证更公正、准确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客观考核学生的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应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具体对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建立监测平台,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应将其纳入国家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
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关系到劳动教育的顺利进行,是提升劳动教育育人实效的基础和前提。
提供劳动实践场所保障。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建立以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学校要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高等学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
健全劳动经费投入保障。要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力量共同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也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确保学校劳动教育设施、器材、耗材的补充,确保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相应的资金到位,开展好劳动教育。
强化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各地区要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