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康巴教育快车道
http://www.ceiea.com2020年12月03日 09:20教育装备网
2020年高考成绩发布以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中学的一名学生找到英语教师张瑜,大哭了一场,并不是因为考砸了,而是“觉得对不起张老师,对她有太多误解”。
张瑜的另一个身份是泸定中学网班教师,在信息化的语境中,她被称为“远端”。曾经,在学生看来,她讲课没有视频里“前端”教师讲得好,“不上课,要求还多”。
“当‘前端’成为课堂的主角,‘远端’的价值在哪里,作用怎样发挥?”在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祝邦文看来,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同时,甘孜州也碰到了越来越多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
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川西高原上的甘孜州长期处于四川社会经济发展的“瓶底”。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甘孜州将信息化作为教育扶贫重要手段,当地教育面貌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2002年,甘孜州康定中学和成都名校合作,开办了高中远程直播教学班,成为甘孜州第一所“吃螃蟹”的学校。那时的张瑜,还是康定中学的一名高中生。
10多年后,张瑜从“网校学生”变身“网班教师”,而甘孜州已经搭建起了智慧教育的“大骨架”,所有学校实现了网络“班班通”,并采取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和观摩式等教学模式。
“网班教师还真不轻松。”泸定中学校长林定金说,民族地区学生底子薄、差异大,“前端”教师不了解“远端”学情,需要“远端”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及时跟进,扫除学生的听课障碍。直播课上,张瑜要随时观察学生状态,做好监督、提醒;课后当好“前端”教师和网班学生的“协调人”,及时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还要认真给学生批改和评讲作业。
在林定金看来,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落地,学校应当建立配套机制。“不管怎么样,先让教师用起来,在运用中逐步解决观念问题。”学校还将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过程中的上线率、资料下载率等指标,纳入教师目标绩效考核。
“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学校和教师缺的不是资源,而是有效资源。”甘孜州幼儿园经历了和泸定中学相似的信息化进程,园长晏锐回忆,2015年,幼儿园引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可教师们并不“领情”,纷纷反映“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负担”。
于是,幼儿园把信息化运用与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组织骨干教师把信息筛一遍,再分给全园教师研读。全园交流分享研读成果后,再根据民族地区幼儿的特点、教师能够运用的材料以及个人风格,把“消化”后的经验重构成课程。
“将外来资源内化为本土优质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这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远端’教师必须融入进去,既当‘协调员’,更要当‘辅导员’,真正把优质教育资源变成自己的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祝邦文说。
去年9月,在担任“远端”教师14年之后,康定中学英语教师马雪梅站在“康巴网校”的摄像机前,成了一名“前端”教师。她的课堂通过网络,直播到了甘孜州更为边远的农牧区县学校。这是甘孜州历史上首次以本土教师为“前端”的直播教学。
为马雪梅录制本土教学资源的“康巴网校”,是近年来甘孜州着力构建的智慧教育云平台,通过“以内地优质带动州内优质”和“州内优质带动州内薄弱”的两个子平台,汇集和重构优质资源。在这里,不论是内地优质学校的精品课程,还是甘孜州名校的“远端”教学模式,都能辐射到全州的每一所学校。
(甘孜州报道组成员:俞水 任赫 高众 贾文艺 鲁磊 葛仁鑫 执笔:鲁磊 葛仁鑫)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