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着力点撬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
http://www.ceiea.com2021年06月02日 09:50教育装备网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聚焦点,在中小学开发和建设人工智能课程显得迫切而重要。尽管不少区域已经进行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探索,但从实践情况来看,依然面临着课程定位、内容设计、实施策略、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挑战。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积极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并通过五个着力点,撬动了课程的有效实施。
第一,注重融合。从人工智能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融合性特点出发,学校人工智能课程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多门学科融合,包括课时融合和课程内容融合。潍坊市潍州麓台学校探索了人工智能课程与学科课程的“两融合”:小学三年级以上,每学期从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各拿出5节课时用于人工智能内容,并且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纵向深化。
第二,加强整合。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应以常识性教育为主,在“人工智能”这一大概念的基础上建构课程内容与资源,可以涵盖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算法、基础性技术、伦理及其在各领域、行业中的应用场景等。潍坊市初步建立起三年级到八年级的人工智能常识教育体系,以人工智能的五大概念为核心,一体化设计6个年级的学习内容,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以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等内容的认知、体验与实践,引导学生实现对人工智能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价值的双重关注。以整合性为学习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按照“感知—理解—应用—创造”的螺旋式上升体系进行设计。
第三,强化实践。人工智能课程不能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并且人工智能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和应用性,所以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充分用好体验和实践两种手段。潍坊市下辖的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赵庙初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组织学生走进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等现代智慧农业企业,实地观察基于AI的蔬菜大棚管理模式以及多功能植保机、补光灯、电动喷淋机,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数据等。
第四,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形成。潍坊市寒亭区第二实验小学开设了人工智能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和拓展课程。基础课程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通过与信息技术课、数学课结合,为全体学生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性教育,课程安排为每周一课时。进阶课程服务于具有人工智能学习特长的学生,在每天放学后延时服务时间开设。拓展课程是为少数有编程天赋的学生精准开设的。阶梯式的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既能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全面普及,又能满足有人工智能兴趣特长和有编程天赋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五,价值引领。要开展好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引导必不可少。潍坊市人工智能常识课程中也涉及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人工智能教育伦理观,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理性应用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形成一定的认知。
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应然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实然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对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价值意蕴的重视程度,强化理论和行动研究,尽快推进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