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支持幼儿园循证教研
http://www.ceiea.com2024年02月18日 09:47教育装备网
智慧教育的优势之一,在于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先进技术对传统教研模式进行优化与改造。为有效推进区域循证教研的开展与实施,我们利用区域学前“三朵云”智慧服务系统,建立“云慧玩”学教空间站。“云慧玩”学教空间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循证教研平台,它包含数字培训资源空间、智慧教研空间、AI小助手科研空间。通过数据归集、研判,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画像与幼儿成长画像,丰富数字化教研资源。同时,在这个学教空间站里,区域范围内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和学前教育专家、名师等进行交流合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确保循证教研质量。
通过两年的实践,依据“云慧玩”学教空间站的场景应用,我们构建了“画像问诊—循证归因—策略支持—重构实践”的循证教研新模式。在循证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园课程主题审议规避了随意性、空泛性和经验性的弊端。
以温州市第十二幼儿园(以下简称“十二幼”)的中班主题前期审议“我运动,我健康”为例,作为“三朵云”智慧园,该园较好地利用“云慧玩”学教空间站优势,开展了前期审议教研活动。
画像问诊,发现问题点
循证教研强调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主题前期审议,教研组利用“云慧玩”学教空间站里的幼儿行为表现性评价模块,通过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生活中、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信息,以语音、图片、视频、文字的方式记录,借助AI识别分析,形成不同样态的幼儿数字画像,引发教师深度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从而发现更真实、更精准的问题。
“云慧玩”学教空间站里的幼儿行为表现发展指标,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子领域目标而制定。比如,健康领域包含健康好体态、健康好姿态、环境适应力等10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都有适合小、中、大班的二级指标发展目标。十二幼的教师从中(1)班幼儿各领域发展情况形成的数字画像雷达图获悉,该班幼儿在语言领域、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发展水平与同年龄段幼儿相当,但健康领域与社会领域发展偏弱。教师又从中(1)班幼儿健康领域与社会领域表现行为形成的数字画像柱状图获悉,该班幼儿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能力、身心状况方面,班级整体发展水平正常,而健康领域动作与发展中的二级指标“运动兴趣”数据显示,只有40%的幼儿达到中班水平,而有36%的幼儿还处于小班水平。
通过讨论,教师一致认为,中(1)班幼儿运动兴趣较同年龄段幼儿水平偏低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数字画像的辨析解读,教师找到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感悟到了前期审议对幼儿的经验、兴趣点和需求点进行广泛收集与汇总梳理的重要性。
循证归因,为解决问题作铺垫
教研组借助文献检索、AI小助手、专家指导和同行借鉴等多种方式,在已获取的证据群中筛选出与教研问题相关的资料,梳理、提炼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理论证据和案例证据。理论证据的收集,主要由教研组通过关键词搜索“中班幼儿健康领域”“运动兴趣”完成,最终查找到22篇学术论文,然后分类整理;再运用AI小助手查找“中班幼儿运动兴趣低”的理论依据:发展心理学理论指出,可能因为幼儿还没有充分发展对运动的认知和技能;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内部动机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的运动兴趣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也可能对幼儿的运动兴趣产生影响。
案例证据的收集,则由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策划评估单、现场教研反馈表等,聚焦教研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教研中,十二幼团队结合“36%的幼儿运动兴趣低”这一问题,以幼儿天天为例,通过家访、日常观察等策略,发现天天运动兴趣低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心理因素,每次从高处往下跳的时候,她就会说“怕”,只有在教师的帮助和鼓励下她才敢往下跳。教研组成员认为,天天对未知的胆怯是造成其运动兴趣低下的因素之一。其二是身体因素,“三朵云”的云呵护平台数据显示,天天属于中度肥胖,平时在家不喜欢运动,导致体形偏胖,不仅影响了她的动作发展,也造成了她对运动不感兴趣。
依据问题分析成因,我们梳理出影响幼儿运动兴趣的物质环境、运动技能、同伴、家庭教育等六大因素。教研组将这些案例证据发送到“云慧玩”学教空间站的园本资源库,为后续教研过程中的证据筛选与梳理作好铺垫。这让过程性证据显得更为重要,也让教研变得有据可循、有理可辩。
策略支持,优化主题活动
主题前期审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的目标和子主题(经验模块),预设各类活动,并厘清主题实施路径和活动组织时间节点。教研组通过循儿童画像、循多元证据,在以证据为核心的思辨与对话中研儿童、研目标、研内容,达成对整个主题的理解,并预设较为完善的主题计划表,为主题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中班主题“我运动,我健康”由“冬天来了”“冬天的活动”“运动真开心”3个子主题组成,教研组基于幼儿数字画像,对幼儿的解读从基于观察形成经验,到参考数据客观判断,再到循证归因深入解读,使得对幼儿的研读更加立体全面。在主题目标制定上,依据“36%的幼儿运动兴趣低”这一问题,教师将原先的主题目标进行微调,增设“感受运动的乐趣,萌生乐于运动、坚持锻炼的意愿,自愿参与运动,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内容设置上,针对全班23%的幼儿耐力与力量还处于小班水平的现实,在第一周的生成活动中开展健康运动“玩转身体”,在第二至第三周增加情境体验式、趣味性强、利于合作的体育游戏活动,如“小白兔钻山洞”“小刺猬运果子”等。在主题实施路径上,注重家园共育,开展动态的亲子活动;在日常的体育锻炼、户外游戏活动中增加情境性游戏活动,将运动游戏的难易程度分得更加细致。
重构实践,评估并修正教育行为
循证教研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活动,“循证”之下的教研不再是泛泛而谈的经验表达,而是依托数据进行精准判断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监控、评估并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给予幼儿行为发展适宜的支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比如,该班教师针对“运动技能影响幼儿运动兴趣”这一发现,与幼儿共同创设运动游戏“探秘洞”,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走、跑、钻、爬的运动技能。针对“家庭教育影响幼儿运动兴趣”这一发现,结合节庆活动、亲子活动等,邀请班级中爱运动的家长,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运动会等,家园合作共同营造运动氛围。
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十二幼的教师发现,游戏让幼儿变得更自主,也激发了幼儿探索尝试的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运动技能发展不佳给幼儿带来的影响。仍以幼儿天天为例,通过一学期的跟踪式观察、循证支持,教师发现天天开始喜欢运动了。当她看到一些有难度的运动项目,不会直接放弃,而是在教师的鼓励下,敢于去尝试了。同时,保健医生依据天天的体质特征,为她定制特需餐食,并和家长进行同步矫正,天天也从中度肥胖转变为轻度肥胖。
整个教研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析问题,提出策略解决问题,在不断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倾听观察—发现理解—评估支持”和“发现差异—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的循证路径,提高了主题审议质量。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