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教育装备网!登录注册新账户

http://www.ceiea.com/zt/2022/ceeia/
全国教育辟谣平台

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http://www.ceiea.com2024年05月30日 10:37教育装备网

  习近平主席近期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短短几天时间,外交活动精彩纷呈、成果丰硕。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引领下,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远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在这次面向欧洲的重大外交行动中,人文交流无疑是亮点之一。无论是在访问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还是双多边领导人会谈会晤,在会见企业家、记者时的致辞和讲话,习近平主席始终将人文交流作为其中极具分量的话题。习近平主席指出,150年前法国人士参与建设的中国福建船政学堂、上世纪初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都是两国教育交流史上的佳话。习近平主席强调,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推进教育、体育、影视、青年、地方等合作。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塞坚持互学互鉴,两国人民对彼此深怀好感,文化、体育、旅游等人文交流热络。南斯拉夫电影《桥》、歌曲《啊,朋友再见》在中国广为流传。习近平主席倡议,愿在未来3年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交流。中匈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北京匈牙利文化中心多年运行良好,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即将正式运营。中国多所高校开设了匈牙利语专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匈牙利广受欢迎,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传承中匈友谊接班人。习近平主席倡议,中匈要持续扩大人文交流,中方愿同匈方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地方等各领域不断拓展交流合作。

  习近平主席对中外人文交流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深化人文交流、厚植双边关系民意基础作出殷切嘱托。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和倡议,为推进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锚定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文交流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事业,事关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彰显“文”的特色、推动交流互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交流为双多边关系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坚实而柔韧的人文基础。

  人文交流要坚持以人为本。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国家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人文交流之所以翻译为“people-to-people exchanges”,归根结底在于其本质上是有关“人与人”的工作。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的误解、隔阂乃至分歧在所难免,但制度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阻断不了人类守望相助的本源。纵使相隔万里、跨越山水,人类内心期待和平、盼望美好的情感历久弥坚。人文交流以人为本,始终维系人类共同的追求和命运,着眼于彼此需求,促进相识相知,不断增进理解和友谊,拉近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双方友好交往的基础越筑越牢,这是人文交流的初心和使命。人文交流以人为本,为双方人民谋福祉是题中之义,要充分发挥人文交流对增进战略互信、开展经贸合作的催化和润滑作用,为达成更多务实合作开路架桥,给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人文交流要彰显“文”的特色。文化文明的力量,如长河奔涌,至深至善、至柔至刚。中国是有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延绵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热爱。中国功夫、中国茶艺、中国书法、中国职教广受追捧。“汉语热”不断升温,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成为风尚,法国总理阿塔尔用中文热情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就是其中鲜活而生动的注脚。不同文明各有特色、交相辉映,正是文明的魅力所在。世界各国理应以独具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文明为纽带,架起世界人民由衷相亲相近的桥梁,开拓更加广阔、务实的对话交流平台。

  人文交流要重视交流互鉴。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不同文明之间互学互鉴。在单边主义上升、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渠道、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正能量,真正实现不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大同,不仅追求自身发展,也致力于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本着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原则,用足用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载体,鼓励各类人员、机构加强交往互动;坚持显性交流与隐性交流相结合,既开展热闹欢腾的大交流大合作,也见微知著发掘民间交流交往的感人事迹,让不同文化文明的音符,谱成一曲和谐美妙的交响乐章。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系教育装备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展会会刊》广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