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教育装备网!登录注册新账户

http://www.ceiea.com/zt/2022/ceeia/
全国教育辟谣平台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http://www.ceiea.com2024年06月12日 09:13教育装备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调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时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持续提升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命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实践的推动者,其支撑力、贡献力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换而言之,高等教育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就有坚固支撑,科技人才竞争就有充足底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不仅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更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而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力,首先就体现在培养适应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人,培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高等教育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强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育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放矢地培养一大批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以确保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后继有人的使命感,源源不断向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时代新人,塑造和壮大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这是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最根本的体现。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抓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夯实国家强盛之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对科学知识的前瞻性、交叉性、融合性、应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集聚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学术骨干和富有活力的青年师生,拥有众多相互交融的学科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要立足国家需要,以高水平、有组织的学科布局、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高等教育尤其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应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及解决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的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使高等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高校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要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应当主动超前谋划,充分彰显和发挥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一方面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区域发展提供急需的人才支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尤其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区域需求,着力解决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扎实培养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找到自身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主动聚焦地方战略布局,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区域发展实现新突破贡献高校智慧、提供高校方案。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系教育装备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展会会刊》广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