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开启高等教育发展新纪元
http://www.ceiea.com2025年01月13日 10:18教育装备网
2024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全球高等教育进入“智慧教育元年”的概念。“智慧教育元年”概念的提出,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新的时间维度。高等教育需扮演好技术变革的先行者、时代发展的引领者角色,构建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生态。
1
智慧教育元年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
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推动教育行业全方位智能化升级。世界各地的高校正在进行一场人工智能的全球性实验,探索高等教育重构的崭新路径,追逐化育天下的千年梦想。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开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智慧教育元年。
智慧教育元年是构建更加开放、公平、个性化教育生态的加速推进期。在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不断融合的发展趋势下,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转化、转型、智慧3个阶段。其中,转化阶段是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初步融合,转型阶段是高校内部各项业务流程完成重组与再造,智慧阶段是实现高等教育全要素、全业务、全流程和全领域的变革与重塑。历经数十年的教育数字化探索与实践,世界高等教育目前已整体进入了转型阶段。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范式、教育场景、教育资源、教育治理等不断开拓创新,加速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迈向智慧阶段。
智慧教育元年是实现智慧教育从发展理念到实践形态的重要里程碑。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重塑高校教学形态,突破知识传递边界,实现跨时空、跨圈层、跨文化学习交流,可以让每一名学生拥有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实现多元化、全面化发展。
推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汇聚,促进民心相通、科研协同,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条件的人平等获取教育资源、享有充分学习的机会,不断消除国家间的壁垒,弥合不平等的鸿沟,助力教育可持续发展。
智慧教育元年是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与教育系统融合的关键时间点。自2022年大模型“异军突起”,到2023年通用大模型“全面渗透”,再到2024年教育专用大模型“蓬勃发展”,大模型技术成熟度快速提升,推动其教育应用场景逐渐由通用走向专用,颠覆性教学创新实践不断涌现,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逐渐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融合的新格局,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打造更加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的智慧教育成为世界广泛共识。
2
智慧教育元年
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
智慧教育元年作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走向纵深的重要时间节点,是经济转型、技术演进、教育发展三者交互作用的必然,是统整人工智能变革教育重大意义和重大机遇的结果。
从经济转型看元年,经济与教育伴生关系更趋紧密。一方面,数字经济尤其是智能经济的迅速崛起,加速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与人工智能的关联度更加紧密,教育需因应这一形势做出改变,开辟智慧教育新路径,培育价值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教育的智能化升级提出新的技术需求,智慧教育相关配套支持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从教育发展看元年,高等教育走向智慧化趋势愈发明确。迈向新纪元的高等教育面临全面性变革,教育范式由“师—生”二元结构走向“师—生—机”三元结构,教育场景由有界走向无界,教育资源由用户生成走向智能生成,教学形态由人际交互走向人机交互,教育评价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育治理由经验主导走向数智循证,教育科研由数据驱动走向智能驱动,推动高等教育走向智慧化。
从技术演进看元年,人工智能驱动高等教育智慧化日益深化。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监管评估机制日趋成熟,促使其驱动高等教育变革的潜力持续释放。世界各国紧扣时代前进脉搏,在基础设施、包容公平、人才培养、教学能力、风险防范等方面系统规划,推动人工智能安全有效融入教育场景。各大高校顺应技术更新规律,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统筹布局,积极推动构建智慧教育生态。
3
智慧教育元年
急需高等教育新作为
“智慧教育元年”概念的提出,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新的时间维度。高等教育需扮演好技术变革的先行者、时代发展的引领者角色,构建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生态。
一是开展学科大模型协同行动。联合实施跨学科融合的办学模式,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整合多领域知识和方法,利用人工智能驱动学科大模型建设,协同开发智慧型知识图谱和数字教材,打造数字化创新人才的能力图谱、素质图谱,创新多元化育人方式。
二是开展高质量数据共享行动。界定数据的采集范围,无感式采集数据,推动全球通用教育数据标准制定、实施、监督与优化,逐步形成数字平台互联互通的教育资源以及智能化服务模式,构建数字教育质量标准与数字化学习成效评估体系。
三是开展数字领导力提升行动。开展数字化领导力专项培训,提升管理者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强化数字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建构新型教与学关系。建立针对学生、教师、学校等系统性的综合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是开展教育科技创新合作行动。围绕关键技术需求和重点学科领域,开展国际教育技术创新合作项目。制定教育科技产品的互操作性标准,确保产品服务质量及互操作性满足更多教育需求,建立数字教育国际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教育科技创新应用。
五是开展安全可信技术应用行动。构建教育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教育数字化伦理安全建设提供保障。加强师生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培养正确的技术观、数据观、隐私观和安全观。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加强理论、方法和规范的积累。
六是开展可持续性投入保障行动。从国家、区域、学校不同层面制定系统长远的战略规划,各国政府、高校及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并建立资金持续投入保障机制,支持相关研究和项目实践,构建高等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立足“智慧教育元年”,开启“智慧教育之门”,我国应坚决贯彻落实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发展理念,构建更加开放、公平、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不断开辟高等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塑造高等教育数字化新优势、新动能,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TOP↑